電影的行銷是巨大的,但如何藉由電影去行銷地方,而不是被電影消費地方,便是寫作中區的課題! |
社造、青創除了做的好之外,更要有良好的行銷!而對於地方的良好行銷方式,其中便是藉由電影來宣傳,也就是增強中區的『軟實力』!而在進行電影拍攝並達到宣傳中區的效果之前,電影起於文本,我們便需要以文本入手來行銷中區。
那為何說既然要以電影來行銷地方,卻要先以文本入手來行銷中區呢?除了電影起於文本外,便是要把小說這文本變成屬於中區的地景文學,是想想小說中鉅細靡遺的描寫某個街道的場景,電影要拍攝時為了要忠於原著也必須以小說描寫的實景來拍攝,當電影場景被影迷所看到後,便會想著要去實地探訪一下,體驗劇中男女主角在此地的溫存。
這也是創立中區小說的原因,也是在寫作中區粉專上進行貼文報導中區人事物,以及分享中區新聞文章之餘,進行有關中區的小說創作,目前也有幾部小說創作出來,共計長篇小說一篇,短篇小說三篇以及幾篇極短篇。如此希望藉此出書談合同,文本拍成電影。
然而這理想很骨感,現實更犁田!以我於2016年10月9日01:48寫完的小說《電梯在十一樓》到目前尚未成書,這幾年的時間並不是閒置在那,而是不斷的找出版社,卻陷入了等待回覆,有出版社回覆了等待審稿,審稿沒有回覆再找出版社的循環,而其他短篇小說則是希望能在各大文學獎獲獎,但至今都沒得過。因此與其文學獎不得獎,出版社沒回應,還不如直接公開在網路上供有興趣的朋友閱覽,讓讀者去瞭解小說中的中區以及品嘗著故事。
然後還是期待有一天能小說能翻拍成電影,達到行銷中區宣傳中區進而再生的目的吧!
留言
張貼留言